2019-07-12 10:24:33
一、引言:新小美人鱼与新阿拉丁:同“创”不同命
自开年以来一直顺风顺水,并凭借《惊奇队长》、《复仇者联盟4》、《阿拉丁》赚得盆满钵满的迪士尼终于玩砸了一把:2019年7月4日,迪士尼公布了其动画电影真人化计划的重要作品《小美人鱼》的主演——00后歌手、Chloe x Halle组合成员哈莉·贝利。
此消息一出,几乎让本来满心期待的广大影迷们炸了锅,纷纷指责迪士尼“糊弄群众”,选角差劲,并直接质疑迪士尼既然选了这样一位非洲裔美国人特征如此明显的少女来作为迪士尼公主团队的一员,那干嘛不收购了梦工厂然后拍真人版《疯狂外星人》(“Home”)得了?
相较于小美人鱼,哈莉扮演真人版的《疯狂外星人》主角“小钱”甚至不需要化妆
在诸多反对哈莉出演《小美人鱼》的意见中,有一种“声音”显得格外洪亮——“《小美人鱼》作为北欧童话,自然应该由白人演员出演,这才符合原著的精神。”反对者还举出了上映不久的《阿拉丁》的例子,指出“符合原著”的改编会获得观众的好感及口碑票房的双丰收。
什么?符合原著?《阿拉丁》?
别的先不论,如果选择黑人演员出演《小美人鱼》是不符合“原著”的行为,那么,改编自经典阿拉伯民间故事的《阿拉丁》虽然一开篇就来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阿拉伯之夜》,但本片的主要演员中连一个阿拉伯人都没,怎么就突然“符合原著”了呢?
在“人种问题”上看起来颇“符合原著”的《阿拉丁》的主要演员中没有一个阿拉伯裔,
左起:阿拉丁,扮演者梅纳·马苏德,科普特人;贾方,扮演者马尔万·肯扎里,柏柏尔人;苏丹,扮演者纳维德·内加班,波斯人;茉莉公主,扮演者娜奥米·斯科特,英国白人;侍女达莉亚,扮演者纳辛·帕杜雷德,波斯人;侍卫队长哈基姆,扮演者纽曼·阿卡,土耳其人。此外,应该不会有读者质疑扮演“灯神”的“史皇”威尔·史密斯是不是阿拉伯人。
实际上,所谓的“符合原著”也好,“不符合原著”也罢,迪士尼的一系列“经典童话电影”,根本不是安徒生的童话、阿拉伯民间故事或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而只是迪士尼从经典童话中简单摘录了几个(甚至只有一个)名字后,完全原创的故事,然而,正是这样完全原创的故事,却在几乎全世界范围内“喧宾夺主”,改变了整个人类对经典文化的认知,甚至变成了一代代新人心中更加不朽的经典。
二、迪士尼原创“经典童话”的发展史
迪士尼以颠覆性的手法重新演绎人尽皆知的“经典童话”的历史,比公众想象的更久。
早在20世纪30年代,迪士尼就以旗下的核心IP米老鼠、三只小猪等为中心,打造了《机智的小裁缝》、《糊涂变奏曲:小红帽》等一系列含有经典童话元素的动画作品。不过,从整体看,这些作品只能被视为在创作自己IP的过程中,借鉴了经典童话的元素,而不应视为经典童话的动画化。相反,那些真正的对经典童话的动画化作品,包括但不限于1937年的《白雪公主》、1950年的《灰姑娘》、1967年的《丛林之书》等,虽然增加了不少幽默的桥段,但整体上还是遵循了格林兄弟、吉卜林笔下原著的基本剧情。
而迪士尼原创“经典童话”的开篇之作,正是1989年的《小美人鱼》。
在正式阅读下文前,不妨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你眼中“符合原著”的“小美人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头火红的头发,碧蓝色的眼睛,身穿贝壳内衣,活泼可爱,就像——
1989年迪士尼版《小美人鱼》中的主角爱丽儿?
然而,托马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形象可没这么生动具体。
安徒生在原作中虽然歌颂了小美人鱼的美丽,不过相关的描写也就到了“她的皮肤像玫瑰叶一样清晰细腻,眼睛像最深的海一样蓝”为止。无论如何,安徒生原著中的小美人鱼不可能是红发——红发实际上是凯尔特人的典型生理特征[1],欧洲的红发人群,几乎全部分布在英伦三岛上,特别是爱尔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少量分布在法国、西班牙北部。来自日耳曼人的发源地的丹麦半岛的安徒生,恐怕没有一刻会想过,把自己作品中“爱与美的代表”设置成一个“凯尔特红毛夷”。
实际上,在历代的《小美人鱼》影视作品中,迪士尼的红发版小美人鱼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一版(其可能参考了1974年加拿大动画片版本),大多数版本的小美人鱼不但不是红发,甚至也不那么活泼可爱(这倒与安徒生原著中的小美人鱼更加相像),如果迪士尼突发奇想,从这些版本的小美人鱼中选一部真人化,恐怕还是会被观众骂到关闭社交网站评论——“你们把我可爱的爱丽儿弄到哪去了!”
一些在迪士尼的“爱丽儿”诞生前出现的不同版本的“小美人鱼”,可见红发、活泼可爱的造型从来都不是小美人鱼题材作品的主流
上 1975年日本动画版、1968年苏联动画版、1987年美国电视剧版
下 1976年苏联真人电影版、1976年捷克斯洛伐克真人电影版
除了对小美人鱼相貌进行改造外,迪士尼还更加圆满地在电影中赋予了爱丽儿一个美好的结局(并接连拍摄了两部直接以录像带发行的续集,讲述了爱丽儿及其女儿的故事,笔者绝不建议你观看),从而将安徒生的悲剧原著变成了喜剧。
不过,在迪士尼的原创“经典童话”的发展史上,相对于之后的两部作品,小美人鱼对原著的颠覆还算不上那么惊世骇俗,而真正的“颠覆”之作,则要等到1991年的《美女与野兽》、1992年的《阿拉丁》和1993年的《三个火枪手》。
1991年的《美女与野兽》可谓是迪士尼原创“经典童话”的巅峰,除了“美女爱上心地善良的野兽”这条主线未动外,迪士尼对整个故事进行了彻底的大改造——
在博蒙夫人的《美女与野兽》原著中,反派是贝尔不讨人喜欢的姐姐们,这样类似家庭矛盾剧、缺少冲突线的故事显然不令迪士尼满意,于是,一名叫做“加斯顿”的自恋狂男性,连带一群颇为愚蠢的村民以及一名阴险的疯人院长,成为了91版《美女与野兽》中的反派。与此相对,迪士尼还为故事创造了一大群与贝尔和野兽友善的势力,如烛台卢米埃、座钟葛士华、茶煲太太等。此外,迪士尼还对“野兽”的形象进行了美化,将其创作为一头长着食草动物犄角的混合兽,而非如以往的艺术作品一样将其设置为一头青面獠牙的野猪……
这些完全原创的内容,为电影奉献了最为幽默、最紧张、最华丽的片段,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些完全原创的角色,91版《美女与野兽》可能连现实中十分之一的成功都无法取得。
《美女与野兽》中最令人生厌的角色和最令人喜爱的角色均来自于纯粹的原创
1992年的《阿拉丁》没有《美女与野兽》那样完全“颠覆原著”,除了为阿拉丁增加了“飞毯”和“猴子阿布”等友善势力、将公主的名字由“白考尔”改为通俗易懂的“茉莉”(Jasmine)外,全片相对于阿拉伯民间故事中的“阿拉丁神灯”(实际上,与一般人常识不同,《阿拉丁神灯》并不属于标准的《一千零一夜》的组成部分,这个故事可能比《一千零一夜》中大部分的故事晚了几百年),最重要的改动是将反派由原来的“马格里布魔法师”改成了苏丹的维齐尔(宰相)贾方(被国内观众戏称为“甲方”或“贾芳”),从而更加合理化了整部电影的冲突——毕竟相对于一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摩洛哥耍蛇犹太人,作为苏丹宰相的贾方似乎更有能力也更有动机去搞一个“大阴谋”。
贾方和他的鹦鹉同样属于完全原创的角色
如果说以上两部作品的“原创”是成功的,那么迪士尼原创“经典童话”的第一个“大跟头”,则是1993年的《三个火枪手》。
这部作品的创意来自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但相对于原著中各种“润物细无声”的明线暗线斗争,93版《三个火枪手》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生死要看淡,不服就是干”的无脑打斗片,连原著中老奸巨猾、老谋深算的红衣主教黎塞留在本片中也变成了拍桌子刺刀见血的黑道大哥。当然,本片的评论也差得一塌糊涂,可能仅仅好于2011年康斯坦丁影业拍摄的那部差点导致公司倒闭的“蒸汽朋克”式《三个火枪手》。
而中国人熟知的花木兰,也得到了迪士尼相当多的“原创”待遇。
1998年的动画版《花木兰》除了保留“替父从军”这一条主线外,其他重要的剧情,包括木兰的爱情线、木兰的宠物“木须”等,同样完全来自迪士尼的原创。而如果说前述的原创内容还算不错的话,那《花木兰》中对于反派的原创可就让中国人哑然失笑了:代表北魏政权抗击柔然的木兰,片中却变成了“最后的罗马人”西罗马帝国将军埃提乌斯,抵抗匈人(HUNS)的入侵!不知道那位一人SOLO中国京城,还要绑架皇帝的匈人可汗,是否就是“上帝之鞭”阿提拉本尊呢?
中国人,抗击……“匈人”?
新世纪开始后,迪士尼继续在原创“经典童话”的道路上一去不返,华特迪士尼工作室转型3D动画的第一部作品《长发公主》,即是除了保留“长发”元素外,将其他剧情完全修改的格林童话《莴苣姑娘》,大获好评的《冰雪奇缘》虽号称改编自安徒生的《冰雪皇后》,但和原作的关系大概也只剩下了“冰雪”罢了。
而在迪士尼新十年的“动画电影真人化”计划开始后,迪士尼的原创“经典”之路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甚至连自家已经成型的作品都要动一番手脚:
例如真人版《灰姑娘》中,为了照顾扮演大反派继母特曼妮夫人的“女王”凯特·布兰切特的超高人气,迪士尼硬是为其设计了一大段“后妈也有情,后妈也有爱”的深情独白。
在真人版《美女与野兽》中,变成野兽的王子不但靠着某种全息影像技术去过了巴黎(那他是谁家的王子?弗朗索瓦二世或“太阳王”路易十四会放着这么个“封建割据残留”不管吗?)、法国小镇竟然出现了文质彬彬身份高贵的黑人、作为正派的被诅咒的“家具”们也和作为反派的村民们变成了“相亲相爱一家人”……就连91年《美女与野兽》中的反派“乐福”最后也变成了正面形象。
而7月8日放出先行版预告片的真人版《花木兰》,亦是彻彻底底的迪士尼原创,这种原创不但针对《木兰辞》,还针对1998年的动画版《花木兰》。真人版《花木兰》除了让粉丝们感慨刘亦菲实在是过于好看外,大部分的情节简直让观众懵圈——片中的木兰竟然住在明清时代才出现的福建土楼里,大反派从已经很不靠谱的“匈人”变成了更不靠谱的“女巫”……可是,从预告片来看,中国已经有了郑佩佩老师饰演的媒婆这么厉害的角色,为什么还需要木兰上战场?直接让媒婆对着巩俐女神饰演的女巫来一句“秋香,过来”不就完了?
你老元家和人打仗,怎么跑人家老刘家老萧家的地盘上征兵去了?
有这么厉害的媒婆,木兰可以安心嫁人了?
迪士尼的原创“经典童话”,不但影响了普通观众,甚至还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一些典型的山寨电影纷纷因为过于模仿迪士尼的行为漏出了马脚。
在以往,由于经典童话无版权的属性,导致一些以经典童话为蓝本拍摄出好的作品的公司在作品被抄袭、特别被跨国抄袭后,往往维权无门,而这些山寨电影却能借助前者的名头大赚特赚。而迪士尼过于“原创”的“经典童话”的出现,导致这些不假思索拿来即用的山寨电影第一时间就会露出马脚。
远的不谈,今年五月,在迪士尼真人版《阿拉丁》上映的同期,英国也上映了一部名为《阿拉丁的冒险》的电影,结果本片遭到了评价和票房的双重惨败,IMDB得分更是低至1.6分——原因无它,这部英国电影实在是山寨得太过无脑,竟然连迪士尼为了“史皇”专门设计的黑人灯神都照猫画虎地学了下来。
英国山寨电影《阿拉丁的冒险》剧照,连“黑人灯神”都要照抄?
三、小贴士:如何成为一名迪士尼原创“经典童话”编剧?
成为一名合格的迪士尼原创“经典童话”编剧的难度,可比只要学会“特攻队”、“疯狂”、“奇缘”、“总动员”四个字就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工作的迪士尼电影片名翻译的工作难度要高得多,不过,整体上看,成为“迪士尼原创‘经典童话’”编剧,仍然有一条重要的规律可循,那就是“万事开头难,反派头个来”。
没错,纵观迪士尼多年来的原创“经典童话”发展史,反派永远是第一个被拿来开刀的,几乎所有的迪士尼原创“经典童话”,都对反派进行了颠覆性的修改。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下手,按以下方式先给反派来个大变身,就等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1、改掉政治不正确的反派。由于女权、“少数”族裔(亚裔除外)、LGBT群体乃是欧美政治正确的不二之选,因此有必要先拿涉及以上群体的反派开刀,例如:
(1)改掉有违“政治正确”的反派。
无论是安徒生的《冰雪女王》还是博蒙夫人的《美女与野兽》,反派原来都是女性(冰雪女王、贝尔的姐姐们),但迪士尼大笔一挥,全部改成了或奸猾算计(《冰雪奇缘》中的“十三阿哥”)或自大狂妄(《美女与野兽》中的加斯顿)的男性。
即使是无法修改的角色,如《灰姑娘》中的继母角色,迪士尼也要无中生有地告诉你,继母也有情,继母也有爱,继母不是天生这么坏,继母变得这么坏的唯一原因就是她嫁的死男人(灰姑娘他爹)一心沉溺于对卡特特工[2]的回忆中不能自拔……
除了女性反派外,“少数”族裔反派也需要进行改动,例如《阿拉丁神灯》中的反派“马格里布魔法师”在多个版本中都被记载为是一名犹太人,若不改动,难免有“排犹”嫌疑,而改成善良主角们的同族、万恶的“甲方”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2)改掉欧美人不认识的反派。
众所周知,在迪士尼最重要的票仓——北美市场,大多数观众无法分清“格鲁吉亚”和“佐治亚州”的区别,因此让他们了解什么是“柔然”(“Rouran Khaganate”)实在太过困难,即使使用本来就已经错误了的“匈奴”(“Xiongnu”或“Hsiung-nu”)也会导致严重的发音困难,因此不妨使用美国义务教育中多少会提到的“匈人”来解决问题——如果不怕炒梦工厂《功夫熊猫》电视剧版的冷饭,你就是说入侵中原的游牧民族是“铁木台”率领的“契丹人”也无所谓,只要这名字够响亮就行。
梦工场动画《功夫熊猫:盖世传奇》中的大反派,“契丹王”“铁木台”,他在片中还要迎娶一位身着清朝格格服装的“中原公主”
(3)实在解决不了问题,就用巫师解决一切问题。
即使是“匈人”,也可能过于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将所有的坏人都定为“巫师”——这不,真人版《花木兰》已经将大反派定为“女巫”了,虽然一名女巫是如何成为中原王朝的灭国之敌的,我们还不得而知,但选一个反正在火刑柱上被正统基督徒们烧了几百年的巫师做反派,美国的红脖们大抵是不会反感的。
注释:
[1]Irish Central:Cloudy weather could have caused Celts' red hair,https://www.irishcentral.com/roots/could-irelands-cloudy-weather-be-the-reason-for-the-stereotypical-red-hair-178077221-237789031.
[2]漫威超级英雄“卡特特工”的演员海莉•阿特维尔扮演了真人版《灰姑娘》电影中辛德瑞拉的生母。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木兰住土楼、小美人鱼变黑人 关众可不好糊弄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热点栏目查看